多年前曾經讀過《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一書,強調以「領導威信」的方式來取代傳統「駕馭威權」的管理方式,以故事的方式引導讀者了解領導,書上說的領導也就是所謂的Leadership,是能夠體貼、傾聽、尊重他人、不吝嗇鼓勵,懂得感恩以及熱情影響他人,讓團隊全心投入,其中「情感」占很大的因素,以人性本善的態度信任員工,而不以監控員工行為當成出發點。
而威信Authority和威權Power中文看起來差不多,但是英文的意義就差很多,威信在於團隊是心甘情願跟著你,威權則是運用自己的地位強迫別人因為某種不得已的原因只好跟著你。
但事實上人對於生命有五層需求,從最下層開始是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愛與歸屬 4.自尊 5.自我實現 ,基礎員工只求溫飽,滿足生理需要就可以了;有一點能力的主管需要安穩發揮的環境和歸屬感,高階管理人才除了溫飽之外,還有理想、未來以及自我期待,這時候僅僅只提供滿足溫飽的生理需求就不可能留得住人才了。
這一本書對我影響非常巨大,我買了超過十五本以上,只要有朋友碰到相關的問題我就一定立刻上網買一本送他,自己讀了不知道多少次,每個階段看都有不同的感想,雖然是2001的書到現在還是覺得很值得一看(《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一書 2010年又再版了一次)。
反觀現在人才流失問題很多,許多主管第一時間都會認為是薪資福利(也就是上述的生理需求)問題,其實更多的是歸屬與尊重,許多主管抱怨年輕人不耐操,因此年輕人有了草莓族的封號,但是請摸著自己良心想想看以下兩個問題。
1.如果業界薪資福利一樣的狀況之下,在工作上百般要求,不受主管肯定,看不到暢通的升遷管道,有誰能心甘情願的接受威權式管理(被操)。
2.業界薪資福利一樣的狀況之下,你是否提供了更好的環境或是未來發展呢?
如果以上2點都沒有,薪資福利也沒有比其他人好,用什麼來要求年輕人甘心被操呢?
若是真心培養年輕一代,看到不足的地方應該要想辦法溝通觀念並幫助他們,而不是只會抱怨甚至嘲諷其不足,這樣的負面溝通方式並不會有任何成長,完全不具價值。
電影《高年級實習生》裡的世代相處模式就非常正面。
推薦文: 高年級實習生The Intern感想, 職場、家庭皆得意,世代融合變容易
如果主管發現員工都不耐操,是不是要反過來想想,自己是否給了他一個值得被操得環境,心甘情願被操的成就,積極的了解需求而不是抱怨了事,畢竟抱怨是消極的作為,也並非主管該有的情商(EI)表現。
說到情商EI,這點在組織當中也是相當重要的領導表現,面對情商高的主管,部屬的績效與生產力也會跟著提高,快樂工作誰不願意多一點付出。更何況主管的喜怒哀樂都會影響到部屬的行為,員工如果負面情緒諸多抱怨,不難想見主管或是老闆應該也是個情商很低的人。
霸道、易生氣、推卸責任,甚至有些主管覺得自己付出的比較多,自己很忙,部屬工作相對單純應該要體諒主管,包容主管的情緒,這樣的主管會讓部門充滿低氣壓,在這樣的壓力下就會讓人逃避並且降低工作表現,不要罵員工逃避是種錯誤,員工就是這樣的,主管都控制不好自己了就沒有資格批評員工;相反的一個能夠體貼員工、包容並且鼓舞人心的主管,通常都會是一個得人心者,擁有一個內心正面、健康快樂,士氣高漲的團隊。
推薦文
他帶著7年級生經營的旅館,當年就能損益兩平!CEO:工作除了看績效,更要夠好玩
推薦書
《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讀冊生活可以買到二手書。